2024年6月5日,由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复旦大学感染与健康研究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联合主办的一场学术交流活动在复旦大学顺利举办。新加坡著名传染病专家、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王林发院士应邀带来精彩讲座《蝙蝠,病毒和大流行》。复旦大学感染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担任主持。
王林发院士介绍了蝙蝠作为除人类以外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其身上存在许多科学问题,如为什么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储存库。他指出,蝙蝠有很多亚种,具有快速的代谢率、超过1000次每分钟的心跳以及38-42度的体温等特征。蝙蝠健康生活的时间长达41年左右,肿瘤发生率非常低,且能够储存大量的病毒。1994年在澳洲发现的Hendra病毒,1998-1999年在马来西亚发现的Nipah病毒,2002-2003年中国发现的SARS病毒,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发现的MERS病毒,2014年在几内亚发现的Ebola病毒,以及2019-2020年中国发现的新冠病毒都和蝙蝠有关。
王院士认为,蝙蝠之所以是病毒的自然储存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蝙蝠存在较强水平的天然免疫功能,炎症免疫应激相对较低,蝙蝠在应激状态下,它的许多基因表达并不发生非常明显的上调,但人类和小鼠却在应激下发生明显的基因表达上调。王院士进一步解释了蝙蝠的免疫特性,即它们在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之间取得了平衡。这种平衡可能是由于蝙蝠飞行导致的高代谢率和高活性氧压力,从而产生了更强的先天免疫。蝙蝠的肿瘤发生率非常低,可能与其免疫特性有关。
除了研究传染病,蝙蝠也是其他疾病研究的好模型,它不符合哺乳动物代谢率和生命周期的线性规律,几乎游离在我们常规的认知以外。我们已知炎症和疾病的关系,包括老龄化、阿尔兹海默症、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等。蝙蝠的进化驱使它的免疫系统行使保护功能大于病理损伤。在RNA病毒感染中,人类和小鼠更倾向于强烈的炎症反应,而蝙蝠只有轻微的炎症反应,蝙蝠更善于和病毒共存而不引发相关的疾病,我们可以学习蝙蝠对抗病原的机制来改善人类疾病。
王院士强调,为了应对未来的X疾病,技术储备、疫苗储备都很关键,并以新冠为例进行了阐述。
在讲座结束后的交流提问环节中,与会专家们就王院士的报告内容展开讨论。
王林发院士是新发人畜共患病毒和病毒-宿主相互作用领域的国际领导者,在确定蝙蝠是SARS样病毒的自然宿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教授为王林发院士颁发谈家桢论坛纪念奖牌,感谢他在传染病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会议尾声,主持人张文宏教授总结指出,王林发院士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蝙蝠与病毒的关系、蝙蝠的免疫特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启示,为与会者理解和应对传染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者探索蝙蝠作为模式生物的潜力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张文宏教授鼓励青年科学家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相信总有一天会取得突破性的成果。、